一、高等院校期刊定级的依据 自1911年俄国科学院院士П·互尔金首先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包括俄国在内的化学家对世界化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到1927年引文分析的先驱格鲁斯等确定了科学家首选的化学期刊表,即现在所说的核心期刊,再到1934年,英国化学家、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发现专业论文在相应期刊中服从集中与离散的规律,提出“核心区”期刊的概念,后人自然而然地将其称为“核心期刊”,以至SCI的创办人加菲尔德,于1969年根据期刊引用报告(JCR)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文献集中定律。发展到今天,有关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已硕果累累。这些成果就是我国高校进行期刊定级的依据。 各高校的期刊定级大体分为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两部分。国外期刊大都以SCI、SSCI、EI、STPI和ISR等国际权威检索工具收录的期刊为标准,凡被上述检索工具收录的期刊各高校大都作为权威期刊,对这些期刊各高校一般不再划分等级。国内对国外核心期刊进行研究的相应成果有《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 各高校对国内期刊的定级较为具体,有以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办,为研究生院评估工作而颁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以下简称“重要期刊目录”)为依据的,该目录共列入我国大陆地区期刊443种,其中文科类105种,理工科类178种,农林医类127种,设研究生院的校刊33种;有参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的;有参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作为“理科学术榜”统计源期刊的,为1227种(占科技期刊总量1227/4386=27%);有参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的,为582种(占7%);或兼而有之的。 二、我国高校期刊定级的现状 我国各大专院校因职称评审、业绩考核、学科带头人确定、博士硕士生导师增列、提升学术榜排名等方面的需要,于90年代纷纷兴起本单位等级核心期刊的确定工作。从等级期刊的命名看:有将期刊分为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的;有冠以权威期刊、重要期刊和普通期刊的;有命名为一流期刊、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的。由于各高校的学科设置、学科特色、研究力量、各学科在该校所处的地位等情况的不同,一级期刊的数量、品种存在一定的差异。N大学共列出哲学社会科学国内一流期刊22种,S大学对核心期刊没有进一步分级,Z大学列出一级期刊78种,H大学列出权威期刊15种。不同高校学科数量的不同,导致核心期刊总量的差异,但相同学科一级期刊也存在差异,N、Z、H三所高校中一级期刊完全相同的学科只有社会学,相同的期刊只有11种,占17%。三所高校共有一级期刊64种,其中与《总览》(第2版)相应类目中排第一位的期刊相同的为19种,相同的学科为6门,基本接近的学科为5门。其中《政治学研究》一刊被N、Z、H三所大学列为一级期刊,而该刊在《总览》相应类目中仅列核心期刊的第20位,这与该刊在1990年起停刊,到1995年第四季度才复刊,导致引文量、被摘量低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我们将四校的一级期刊与“重要期刊目录”核对,发现有18种刊没有被“重要期刊目录”所包括。这里有“重要期刊目录”学科覆盖不全的问题,如未列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档案学”、“新闻与传播学”三门学科,也有各高校在期刊定级中存在的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人为因素,或缺乏学科原则与相关知识造成的定级混乱。 期刊征稿网Tag: |